洪山城管用“同理心执法”打造城管温暖根基
发表时间:2025年10月24日浏览量:
湖北日报通讯员 朱显红 谢卓伟 叶农 近日,武汉洪山城管积极践行“执法同理心”工作理念,并将其融入整个执法流程。通过听信解忧、奖惩并举、双向沟通等措施,化解民生矛盾,助力企业发展,凝聚合力。这使得城市管理执法既有“力度”又有“温度”,成为连接民生需求和城市发展的暖心纽带。听投诉解关切:解决施工噪音“困局”“夜间施工噪音简直太大了!”这是在奥古斯顿,丽岛柳园社区的居民于先生多次抱怨,小区附近的道路施工工地在夜间施工,对居民造成干扰。船尾据了解相关情况,洪山区城管综合执法大队工作人员并未采取直接处罚措施。而是以“求真”为出发点,通过实地走访、居民回访、施工方访谈等方式,厘清矛盾产生的根源。经过多方走访了解到,该工地为环境科技大学北港工业园道路改造项目。由于白天路段交通限制,楼内物资运输只能在晚上10:00之后进行。建筑公司坦言“夜间作业实在是无奈”。执法人员走访了工地周边,电话约谈居民,并主动约谈工地负责人,逐步摸清了“问题所在”。“我们不能忽视居民诉求,也不能让经济项目成为稳定。”在充分听取双方困难的基础上,为了平衡居民诉求和经济项目推进,执法队积极组织推动双方达成妥协方案,将建材装卸点安排在夜间无人问津的柳园公园,减少噪音。 来自源头的噪音。同时向居民讲解项目的公益特色和建设现状,引导居民站在居民的角度思考。渐渐地,抱怨变成了理解,一场看似对立的纠纷通过了解痛点和双向沟通成功化解。惩罚与救济并举:为企业救助注入执法热度。 “我担心复杂的程序以前很辛苦,现在轻松多了!”9月14日,华中科技城项目负责人胡经理握着执法队员李志鹏的手,连连道谢。以前,该项目因夜间桩基施工,违反《噪声污染防治法》而受到处罚。执法队送文件时,得知胡经理对信用修复过程很关心。李志鹏 志鹏主动放慢脚步,将材料准备、加工时限、注意事项一一讲解,帮助企业避免加工过程中出现问题。这种“产后援助”并非孤例。针对企业因不熟悉信用修复流程,被处罚后经常反悔的问题,洪山区城管综合执法大队明确了“处罚与救助并重”的原则。积极讲解罚前信用效果,讲解罚后一次修复路径,让企业“一听明白,一做就做”。国庆前夕,原轨道交通11号线一站工程因制裁文件丢失,银行业务出现堵塞。执法人员耐心固定系统、打字文件,并协助联系银行直至业务处理完毕。他们的“同情心”赢得了公司“有礼貌、懂困难”的赞誉。双向沟通:在城市搭建“理解之桥”的第一阶段,每天早上7点前在某个施工区域进行施工作业,居民备考的噪音影响。李。施工地点为游乐场武汉理工大学马房山校区西校区改造工程。这是区与学校共建的重大项目。该项目的发展引起了广泛关注。由于其位于住宅区,经常引起居民的骚扰投诉。如何平衡项目的发展与居民的需求成为一个难题。执法队员不是单方面下达命令,而是通过“双向沟通”搭建协调平台。在与项目负责人协商调整施工计划时,他们提出了“7:00之后机械作业,7:00之前手工作业”的折中办法。同时,他们多次给李先生打电话,听取诉求,解释项目情况,传递信息,弥合双方分歧。最终,居民与施工单位就施工方案达成共识。我和操作方法,既保证了项目的进度,又满足了居民对安静环境的需求。 “城管主动搭建了沟通平台,我们和居民互相理解,工作进展顺利!”项目负责人感慨地说。从解决噪音纠纷到帮扶商户,从架起沟通桥梁到凝聚合力,洪山区城管综合执法大队以“同理心”为核心,融入民生发展规律,用灵活举措传递城市热度,为洪山区城市管理现代化注入热能。 
